http://evillive.net
20世纪五六十年代,刘知侠写的长篇小说《铁道游击队》,吸引了众多读者,后来改编拍摄成电影在全国放映。男女老少,几乎无人不晓,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山东微山湖一带有一支铁道游击队。可是新四军第二师在淮南也有一支神出鬼没、屡建奇功的铁道游击队———铁路便衣大队,这就鲜为人知了。
津浦铁路蚌 (埠)宁(南京)段,自西北向东南贯穿江淮大地,将淮南抗日根据地分隔为路东、路西两大块。日军在铁路沿线驻重兵设防,层层封锁,严重阻碍路东、路西部队灵活调动和对敌斗争的统一指挥,威胁着人员往来和军用物资运送的安全。为了打破这个不利局面,中共淮南津浦路西区党委曾于1942年6月决定成立中共津浦铁路南段工作委员会以及武装保卫大队,张翼中为铁路工委书记,阮官清为武装保卫大队大队长,张智恫负责组织工作。后因淮南抗日根据地贯彻党中央“精兵简政”的政策,铁路工委和武装保卫大队刚建立起来就撤销了。
1943年1 月4日,根据对敌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,经新四军第二师师长、淮南军区司令员罗炳辉建议,中共淮南区党委决定,再次成立中共津浦铁路南段工作委员会和铁路便衣大队,二师卫生部政治处主任程明调任铁路工委书记兼铁路便衣大队政委。铁路工委由程明、张宜爱、胡彬甫等人组成,下辖第一、第二、第三3个区。二师五旅十四团副团长张宜爱任铁路便衣大队大队长,团副参谋长胡彬甫任副大队长,铁路便衣大队下辖第一、第二、第三3个中队和一个直属分队。铁路工委和铁路便衣大队部驻嘉山县自来桥镇。任务是“打破敌人对我的封锁,发动群众建立政权,保证路东和路西的交通,护送首长和作战物资安全过路”。活动地区包括明光到浦口的铁路两侧各15公里的地区。
一、狠狠惩治日军和汉奸
津浦铁路蚌宁段是日军运送军火给养的要道,其两侧布满了日伪军的岗楼和碉堡。敌人在这个地段横行无忌,烧、杀、抢、奸,老百姓深受其害。蚌宁段沿线地区还有土匪、封建行会(主要是三番子)活动,这些土匪、封建行会头子实际上是一些与日伪有勾结的汉奸。为了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建立我地下联络站、工作站和情报网,开辟地下交通线,铁路工委和铁路便衣大队认真贯彻二师政委谭震林的指示,在铁路两侧的抗日根据地边缘区,抓紧建立抗日民主政权,采取对日军小打狠打、对伪军打拉结合以拉为主、对土匪分化瓦解直至消灭,对封建行会成员主要是拉的方针和原则,积极开展对敌斗争。由于政策策略对头,很快在抗日根据地的嘉山、来安、滁县、江浦、六合等县的边缘区,新建了10余个乡级抗日民主政府,迅速打开了铁路沿线地区的工作局面。
1943年麦收时的一天早晨,铁路便衣大队获悉,一个小队的日军和一个中队的伪军出来抢掠,中午返回时要路过程家集。铁路便衣大队第三中队决定设伏,打击这股敌人。
三中队和参战的地方武装隐蔽地开到程家集埋伏起来。没过多久,敌人来了,走在前面的是伪军,日军紧跟其后。当敌人进入包围圈时,第三中队的神枪手(原罗炳辉师长的警卫班长)“叭叭叭”3枪,首先撩倒了日军小队长和扛机枪的两个日本兵,接着手榴弹、地雷就在敌群中炸开。乘敌人乱作一团时,埋伏的便衣队员和地方武装一阵喊杀,冲向敌人。伪军也搞不清遇到了多少新四军,直吓得屁滚尿流,在一片“缴枪不杀”的喊声中被缴了械,战斗很快结束了。战后,第三中队将俘虏的两个日本兵押送到淮南军区。为分化瓦解伪军,第三中队对被俘的30余名伪军进行了教育,给他们交代政策。伪中队长连连叩头请罪,并满口答应日后立功赎罪。第三中队即把他们全部释放了。
明光镇新来的日军翻译官刘赐胜,是个死心塌地的汉奸。他一到明光镇就查封了与新四军二师有来往的几家关系户商店,对抗日根据地的物资供应造成了威胁。铁路便衣大队第一中队队长蒋本星、指导员胡汉山研究决定,把这个锄奸任务交给徐征发、张士根两人去完成。
徐征发和张士根化装成阔少爷,每人腰插一支20响快慢机驳壳枪就出发了。张士根穿长袍,戴礼帽,嘴里叼着烟,边走边哼“杨柳青小调”,路上行人都用轻蔑的眼光看着这两个“二流子”。傍晚,他俩在明光镇附近住下,研究第二天的具体行动方案。
上午9点钟,徐征发和张士根进了明光镇,直奔井梧巷铁路便衣大队一个秘密联络点———“惠宾园茶馆”。张士根进门后叫道:“店家快给咱们找个座位。”只见一位30开外、相貌堂堂的跑堂师傅在里里外外忙碌着,他拉开嗓门高喊一声:“来啦!”将白毛巾往肩上一搭,点头相迎:“二位请里面雅座!”不一会,跑堂师傅右手提一壶水,左手拿两个茶杯,一扭身闪了进来。张士根试探地小声问道:“请问老大,你这壶里泡的是什么茶?”那师傅满脸带笑:“我这壶中泡的是江南九华毛峰。” “你用的是哪里水?”“我用的是通往五湖四海的淮河水。”接着,跑堂师傅反问道:“二位兄弟从何处来?到何处去?”徐征发答道:“我们从来处来,到去处去。”跑堂师傅见对上了暗号,机灵的眼光对外一望又收回来,轻声说:“同志!你们辛苦了,请稍等片刻。”不一会,拿来半斤洋河大曲和一盘小炒。徐征发向他说明来意,并询问刘赐胜的样貌特征和活动规律。他气愤地说:“刘赐胜那个狗东西,他每天总是穿一身日军服装,脚蹬长筒皮靴,腰插小手枪,挎着一把东洋战刀,喜欢在大街上一走三摇,耀武扬威。明天逢集,你俩到十字街北街省中巷日军队部门前不远的茶馆里坐着,刘赐胜一出来,你们准会看见他。开茶馆的大嫂是自己人,你们可以对暗号。”
翌日清晨,四乡八镇百姓和小商贩形成一股人流,陆陆续续地涌向明光镇。8时左右,徐征发和张士根混在赶集的人群中进了街,与茶馆大嫂接上头。他俩正和大嫂说话间,从日军队部大门里走出一个大块头,相貌、装束和昨天跑堂师傅说的一模一样,大嫂撅嘴示意:这就是刘赐胜。
刘赐胜昂首挺胸、耀武扬威地走过茶馆门口,徐征发和张士根也走出茶馆,紧跟在他后面。十字街口市中心越来越近,人群越来越拥挤,张士根贴着徐征发的耳朵说:“准备动手。”徐征发点头会意,解开夹衣,敞着怀,掏出夹在腋下的快慢机,并用胳膊捣捣张士根,重复一句早已研究好的开枪分工:“你上我下。”说罢,他俩向前跨了一步,张士根的枪对准刘赐胜的后脑门,徐征发的枪口顶住他的后腰“叭叭”几枪,这个民族败类便应声倒在血泊中。枪声惊动了赶集的人群,集市炸开锅,徐征发和张士根乘势又高喊:“新四军铁路便衣大队打进来啦,快跑哇!”赶集的老乡都拼命地往外挤,徐征发和张士根也随着纷乱的人流出了明光镇。
铁路便衣大队歼灭敌伪、惩治汉奸的消息一次次轰动了津浦铁路南段大小各站,大长了铁路便衣大队的威风,对铁路沿线日伪军和伪乡、保长的震动很大。
20世纪五六十年代,刘知侠写的长篇小说《铁道游击队》,吸引了众多读者,后来改编拍摄成电影在全国放映。男女老少,几乎无人不晓,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山东微山湖一带有一支铁道游击队。可是新四军第二师在淮南也有一支神出鬼没、屡建奇功的铁道游击队———铁路便衣大队,这就鲜为人知了。
津浦铁路蚌 (埠)宁(南京)段,自西北向东南贯穿江淮大地,将淮南抗日根据地分隔为路东、路西两大块。日军在铁路沿线驻重兵设防,层层封锁,严重阻碍路东、路西部队灵活调动和对敌斗争的统一指挥,威胁着人员往来和军用物资运送的安全。为了打破这个不利局面,中共淮南津浦路西区党委曾于1942年6月决定成立中共津浦铁路南段工作委员会以及武装保卫大队,张翼中为铁路工委书记,阮官清为武装保卫大队大队长,张智恫负责组织工作。后因淮南抗日根据地贯彻党中央“精兵简政”的政策,铁路工委和武装保卫大队刚建立起来就撤销了。
1943年1 月4日,根据对敌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,经新四军第二师师长、淮南军区司令员罗炳辉建议,中共淮南区党委决定,再次成立中共津浦铁路南段工作委员会和铁路便衣大队,二师卫生部政治处主任程明调任铁路工委书记兼铁路便衣大队政委。铁路工委由程明、张宜爱、胡彬甫等人组成,下辖第一、第二、第三3个区。二师五旅十四团副团长张宜爱任铁路便衣大队大队长,团副参谋长胡彬甫任副大队长,铁路便衣大队下辖第一、第二、第三3个中队和一个直属分队。铁路工委和铁路便衣大队部驻嘉山县自来桥镇。任务是“打破敌人对我的封锁,发动群众建立政权,保证路东和路西的交通,护送首长和作战物资安全过路”。活动地区包括明光到浦口的铁路两侧各15公里的地区。
一、狠狠惩治日军和汉奸
津浦铁路蚌宁段是日军运送军火给养的要道,其两侧布满了日伪军的岗楼和碉堡。敌人在这个地段横行无忌,烧、杀、抢、奸,老百姓深受其害。蚌宁段沿线地区还有土匪、封建行会(主要是三番子)活动,这些土匪、封建行会头子实际上是一些与日伪有勾结的汉奸。为了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建立我地下联络站、工作站和情报网,开辟地下交通线,铁路工委和铁路便衣大队认真贯彻二师政委谭震林的指示,在铁路两侧的抗日根据地边缘区,抓紧建立抗日民主政权,采取对日军小打狠打、对伪军打拉结合以拉为主、对土匪分化瓦解直至消灭,对封建行会成员主要是拉的方针和原则,积极开展对敌斗争。由于政策策略对头,很快在抗日根据地的嘉山、来安、滁县、江浦、六合等县的边缘区,新建了10余个乡级抗日民主政府,迅速打开了铁路沿线地区的工作局面。
1943年麦收时的一天早晨,铁路便衣大队获悉,一个小队的日军和一个中队的伪军出来抢掠,中午返回时要路过程家集。铁路便衣大队第三中队决定设伏,打击这股敌人。
三中队和参战的地方武装隐蔽地开到程家集埋伏起来。没过多久,敌人来了,走在前面的是伪军,日军紧跟其后。当敌人进入包围圈时,第三中队的神枪手(原罗炳辉师长的警卫班长)“叭叭叭”3枪,首先撩倒了日军小队长和扛机枪的两个日本兵,接着手榴弹、地雷就在敌群中炸开。乘敌人乱作一团时,埋伏的便衣队员和地方武装一阵喊杀,冲向敌人。伪军也搞不清遇到了多少新四军,直吓得屁滚尿流,在一片“缴枪不杀”的喊声中被缴了械,战斗很快结束了。战后,第三中队将俘虏的两个日本兵押送到淮南军区。为分化瓦解伪军,第三中队对被俘的30余名伪军进行了教育,给他们交代政策。伪中队长连连叩头请罪,并满口答应日后立功赎罪。第三中队即把他们全部释放了。
明光镇新来的日军翻译官刘赐胜,是个死心塌地的汉奸。他一到明光镇就查封了与新四军二师有来往的几家关系户商店,对抗日根据地的物资供应造成了威胁。铁路便衣大队第一中队队长蒋本星、指导员胡汉山研究决定,把这个锄奸任务交给徐征发、张士根两人去完成。
徐征发和张士根化装成阔少爷,每人腰插一支20响快慢机驳壳枪就出发了。张士根穿长袍,戴礼帽,嘴里叼着烟,边走边哼“杨柳青小调”,路上行人都用轻蔑的眼光看着这两个“二流子”。傍晚,他俩在明光镇附近住下,研究第二天的具体行动方案。
上午9点钟,徐征发和张士根进了明光镇,直奔井梧巷铁路便衣大队一个秘密联络点———“惠宾园茶馆”。张士根进门后叫道:“店家快给咱们找个座位。”只见一位30开外、相貌堂堂的跑堂师傅在里里外外忙碌着,他拉开嗓门高喊一声:“来啦!”将白毛巾往肩上一搭,点头相迎:“二位请里面雅座!”不一会,跑堂师傅右手提一壶水,左手拿两个茶杯,一扭身闪了进来。张士根试探地小声问道:“请问老大,你这壶里泡的是什么茶?”那师傅满脸带笑:“我这壶中泡的是江南九华毛峰。” “你用的是哪里水?”“我用的是通往五湖四海的淮河水。”接着,跑堂师傅反问道:“二位兄弟从何处来?到何处去?”徐征发答道:“我们从来处来,到去处去。”跑堂师傅见对上了暗号,机灵的眼光对外一望又收回来,轻声说:“同志!你们辛苦了,请稍等片刻。”不一会,拿来半斤洋河大曲和一盘小炒。徐征发向他说明来意,并询问刘赐胜的样貌特征和活动规律。他气愤地说:“刘赐胜那个狗东西,他每天总是穿一身日军服装,脚蹬长筒皮靴,腰插小手枪,挎着一把东洋战刀,喜欢在大街上一走三摇,耀武扬威。明天逢集,你俩到十字街北街省中巷日军队部门前不远的茶馆里坐着,刘赐胜一出来,你们准会看见他。开茶馆的大嫂是自己人,你们可以对暗号。”
翌日清晨,四乡八镇百姓和小商贩形成一股人流,陆陆续续地涌向明光镇。8时左右,徐征发和张士根混在赶集的人群中进了街,与茶馆大嫂接上头。他俩正和大嫂说话间,从日军队部大门里走出一个大块头,相貌、装束和昨天跑堂师傅说的一模一样,大嫂撅嘴示意:这就是刘赐胜。
刘赐胜昂首挺胸、耀武扬威地走过茶馆门口,徐征发和张士根也走出茶馆,紧跟在他后面。十字街口市中心越来越近,人群越来越拥挤,张士根贴着徐征发的耳朵说:“准备动手。”徐征发点头会意,解开夹衣,敞着怀,掏出夹在腋下的快慢机,并用胳膊捣捣张士根,重复一句早已研究好的开枪分工:“你上我下。”说罢,他俩向前跨了一步,张士根的枪对准刘赐胜的后脑门,徐征发的枪口顶住他的后腰“叭叭”几枪,这个民族败类便应声倒在血泊中。枪声惊动了赶集的人群,集市炸开锅,徐征发和张士根乘势又高喊:“新四军铁路便衣大队打进来啦,快跑哇!”赶集的老乡都拼命地往外挤,徐征发和张士根也随着纷乱的人流出了明光镇。
铁路便衣大队歼灭敌伪、惩治汉奸的消息一次次轰动了津浦铁路南段大小各站,大长了铁路便衣大队的威风,对铁路沿线日伪军和伪乡、保长的震动很大。